Wednesday, February 5, 2014

[陶傑] 評廣東話被廢 [一]

吳克儉局長又要為香港政局民生火上加油,如果不是為了spin其他政府問題,那就真的令人摸不著頭腦。

以下是兩篇分別在蘋果及FACEBOOK 的短評,陶傑對於此話題特別在意,這個星期的光明頂也離不開廣東話被定為方言這話題。

大家可拭目以待陶傑如何保護廣東話。


『香港特區教育局長吳克儉下令「普通話教學」,以實現全面取締粵語。

中國仇恨粵語,有強烈的政治理由。史上粵人以叛逆作反稱著,顛覆大清中國的逆賊孫中山、汪精衛、洪秀全,皆是廣東人。清末一干遺民有四處籌組「義軍」,企圖反清復明者,還有一個屈大均,也是廣東人。屈大均不愛大清國,但熱愛廣東,曾遊歷粵省,將廣東有什麼好玩的山水,何等奇趣的習俗,什麼好吃的東西,寫成一冊筆記「廣東新語」。

蔣中正是浙江人,用人一向不喜粵籍,連同廣西與雲南,國軍的粵系桂系,像薛岳、張發奎、李漢魂、白崇禧、李宗仁,蔣氏一向視同異類。兩廣與雲南一樣,有山嶺屏障的天險,雲南的龍雲和盧漢,亦與蔣有暗隙。蔣介石不喜南方人,在心理上,還有汪精衛和廖仲愷這兩個廣東人,一度是廣東人孫中山的嫡系門生。廣東人是中華民國之母,江浙人繼承了政權,大概有幾分心虛,汪兆銘想做主席,多少也有幾分為廣東人復辟的意思。

毛澤東更厭惡廣東人,手下將軍除了一個梅縣客家葉劍英,無一是粵籍。廣東人葉劍英果然反骨,「文革」期間帶着一伙將領「大鬧懷仁堂」,是為「二月逆流」。毛澤東對葉劍英只解除兵權,因為葉劍英本來在張國燾名下,張國燾出走時,葉劍英密報毛澤東,救了毛澤東一命,毛澤東留下葉劍英這條命,事實證明,犯下大錯,死後就是這個廣東人慫恿華國鋒,活捉了江青,廢掉了毛主席的接班大計。

有此歷史因由,粵人既是心腹大患,中國絕不可能容許粵語及其文化流傳,不滅粵,必為粵滅。這一點絕不是什麼「平機會」處理得了的。

不過吳克儉想廢廣東話,在香港也很困難。首先,「基本法」規定香港生活方式五十年不變,粵語就是最基本的生活方式。此外提倡講「普通話」,特府梁班子應該帶頭:梁振英讀「施政報告」,曾財爺讀預算案,今年起應改以「普通話」讀出,然後立法會再由民建聯帶頭,以普通話和應,工商界的議員跟隨,將堅持說粵語的泛民孤立起來。不如此,所謂普通話,不可能推廣,但一這樣做,必演變成一場戰爭,不過梁班子最好鬥,與人鬥爭,其樂無窮,全面開戰,也很好。


【即時文摘】滅粵難(陶傑)3/2/2014
http://hk.apple.nextmedia.com/realtime/supplement/20140203/52153132


廣府話,豈止是方言,還是古漢語的化石。換言之,粵語是大陸「普通話」的老祖宗

考據粵語正宗本源,最好的一本手冊,我認為是二十年前葡治澳門出版的這本「廣州方言古語選釋」。這本書告訴你,粵語無一字不古雅,無一字無兩千年的出處。

譬如:

1,「頭㗳㗳」:「㗳」字最早見莊子齊物論:「南郭子仰天而噓,㗳焉如喪其偶」。「㗳」指失落茫然。
2,「好抵買」:「抵」出自周禮:「買者各從其抵」,指市場交易,價錢合理,Value for money.
3, 「俾老婆哦咗成晚」:以前作詩,叫「吟哦」。吟哦兩字,是有分別的--未成章時,謂之「哦」;作成之後唱誦,呌做「吟」。
4,「一篤尿」:應作「一涿尿」,「說文」:「涿,流下滴也」。
還有許多許多。特府教育局局長吳克儉想用所謂「普通話」教中國語文?太無知了。以淺薄的「普通話」挑戰源遠流長的粵語,是為大逆不道。
問問國學大師饒宗頤,他小時在鄉下,讀詩詞歌賦,是用「普通話」學成的嗎?

Facebook 陶傑 Channel 4/2/2013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