謙遜提問,有效溝通
做學問,寫文章,問比學更重要。其實做事,尤其是擔任一個企業或組織的領導工作,與別人特別是下屬溝通,提問也遠比交代工作更重要。許多擔任領導工作的人,往往只告訴對方,他們需要知道甚麼、或做些甚麼,這種上對下的單向交流,無法激發組織中大膽想法,更導致對方也不想跟你溝通。
麻省理工學院退休教授艾德格.夏恩(Edgar H Schein),寫了本書《謙遜提問》(Humble Inquiry)。他認為,企業組織內部溝通不良,有兩個根本原因。
第一,我們生活在「只說不問」的企業文化裏,特別是經理人,他們習慣解決問題,追求效率和速度,往往懶得發問。第二,很多領導人眼裏只有達成任務這個目標,輕視了建立關係的重要,所以沒有耐心花時間去贏得信任。
他認為必須練習謙遜提問的能力。
謙遜提問是「一門引導別人打開心房,提出自己不知道答案的問題,而且出於好奇和興趣,與他人建立關係的高超藝術。」
領導人的心理障礙之一,是把謙遜當成示弱。事實上,真正的強者,就是願意坦承你對他人有所依賴。只有這樣,才能獲得別人的開誠布公。
夏恩相信,藉由謙虛提問,可以構建各種正面的、可信賴的平衡關係,從而鼓勵人們在職場和個人生活中,心存誠實、坦然互動。
http://lifestyle.etnet.com.hk/column/index.php/management/oneminreading/24552
從發問得智慧
我們從書本中、從老師傳授中得到一些知識,那不是我們自己擁有的知識,必須經過對這些知識詰難,反覆驗證,從中領悟到心得,才是自己的學問。學問學問,「問」比「學」更重要。閱讀、寫作、求知、聽人演講、政治人物發表談話,作為接受者都應反覆問:那是否事實?真有道理嗎?為甚麼會這樣表述?從中熔煉出自己的意見。
古希臘哲學家、被全世界認為是智慧象徵的蘇格拉底說;「我只知道一件事,就是我一無所知。」他不是謙虛,也不是如莊子所言「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他真的發自內心覺得自己一無所知。蘇格拉底生命中大半時間都在市中心廣場與他遇見的人閒談,他不斷提出問題,很想通過問題讓那些與他談話的人生出來自內心的真正思想,因為唯有出自內心的知識,才能使人擁有真正智慧。
記者的採訪工作就是要不停發問。我初出道時,一位新聞界前輩對我說,作訪問要有非常充分的準備:了解訪問的對象,他的背景,他有過甚麼讓人印象深刻的談話或行狀,甚麼問題對他最有挑戰性,預計他會如何回答,然後你作怎樣跟進。
最具顛覆性的人就是那些提出問題的人,他們質疑社會上現成答案需要很大勇氣,而回答問題則比較不危險。任何一個問題都可能比一千個答案更具爆炸性。
因此,把現成知識塞進學生頭腦的教育,實在誤人子弟。必須引導學生不斷提問題,甚至不設固定答案,才能培育人才。
http://lifestyle.etnet.com.hk/column/index.php/management/oneminreading/24515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