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世紀初,工業革命釋放了大量原本從事農業的人力資源,美國的冒起亦是得力於此。今天在美國從事農業的人口只有4%,但是因為技術了得,仍然是農產品的淨出口國家。一百年後的數碼革命催生了互聯網,對人類的影響又會是怎樣?」
......「我覺得很多國家的政府,仍然未能掌握這轉變,舉例說:社會是否仍然可以承受那麼多的大學畢業生呢?更重要的是,我們並沒有及早灌輸現實給這批被過度教育的大學畢業生。如果期望與現實的差距持續,社會上年輕人的怨氣便會愈來愈深。金融海嘯後,美國出現無就業增長,這是一個遲來卻很清晰的警號。在南歐,很多三十歲出頭的失業壯年可能此生都找不到一份他們早前擁有的理想職業。」
......「數碼革命可以是順流,亦可以是逆流。年輕一代如何利用潮流,而不是被潮流淹沒,影響至大。」
數碼革命的犧牲者 - 一瓢集 信報 10/01/2014
Source: http://www.hkej.com/template/dailynews/jsp/detail.jsp?dnews_id=3908&cat_id=7&title_id=654785
從前的工業革命,現在的科技革命,都是時代巨輸下的產物,兩者都改變了人類生產的方式。如果是管理企業,相信這只是一條破釜沉舟的路,有進無退。受惠於科技的進步,產品推陳出新的速度大大提高。而淘汰品牌的速度亦有增無減。
科技革命下的犧牲者,在近十年由盛轉衰的就有Yahoo, Blackberry 同Nokia。其中,Nokia 更是令人感到時代轉變的無耐。只是相距10年,當年所有人都夢寐以求得到一部8210,成為社會上流,亦為潮流尖端,相比今天的iPhone,大概是不分上下。有誰會想到今天會淪落到如此田地。
如此迅速的潮漲潮退,手快有手慢無,必定要不斷求進才能保持優勢,保持競爭力。
﹣ 80/20 >> 90/ 10>>95/5??
- 騰訊阿里尚有幾耐風光?
﹣ 80/20 >> 90/ 10>>95/5??
- 騰訊阿里尚有幾耐風光?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