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January 27, 2014

<經濟學> 最低工資 經濟筆戰


 外國的經濟政策,經常引來不同學派的經濟學者的評論,更不時引起筆戰。香港當然不乏一些政治筆戰,左中右派的立場顯而易見,但經濟學或經濟政策的筆戰卻少之有少。大多是引述外國經濟學說,或單方面提出看法,而這次卻有經濟學家挑戰時事評論員的觀點,雖說不上激烈,但至少有點學術觀點,一看無防。

其實最低工資反自由經濟派而行是常識吧 !




『「如果把三個經濟學家置於一室,你會得到五種意見。」這個老掉牙的說法,對不少經濟課題的辯論如QE的作用、應否在債務危機下削赤減債等等都適用,但有些時候,經濟學界會慢慢出現久違的共識、少有的和氣,說的是最低工資。

...

超過70位經濟學家昨日聯署,向美國總統奧巴馬及國會致公開信,爭取通過把聯邦最低工資,在三年內由7.25美元時薪逐步加至10.1美元,然後與通脹掛鈎。聯署的名單仍在加長中,但聯署者絕非二打六,當中不乏如雷貫耳的學者,不但有七名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如斯蒂格里茨(Joseph Stiglitz)、阿羅(Kenneth Arrow)、梭羅(Robert Solow)、謝林(Thomas Schelling)等,而且還包括前財長薩默斯、前白宮經濟顧問Laura Tyson、暢銷書《Why nations fail》的作者麻省理工大學教授Daron Acemoglu、哥倫比亞大學的Jeffrey Sachs等,可說星光熠熠。

為甚麼這個曾惹來爭拗不斷的經濟課題,竟然罕有地出現勝負已分的局面?一來因為眾多的實證研究,發現均大同小異,令分歧大幅收窄,學界現時普遍支持溫和的最低工資,對提升低收入人士的薪酬有幫助,同時亦不用擔心就業及通脹受拖累,宏觀經濟甚至會因為低收入打工仔增加消費而有小量刺激。過去對最低工資最有力的攻擊,就是副作用大,而好處不彰,但綜合證據說明這些擔心不成立。
另一個理由,則是因為打工仔近年明顯處於劣勢。即使生產力不斷上升,但薪酬根本不反映,工資佔GDP的比例持續收縮,相反企業盈利的份額則持續上升。過去用來打動打工仔終有出頭天的滴漏效應(Trickle-down effect)似有還無,原來對大部份平民百姓來說,水漲不一定船高,尤其是無樓無股,靠打工只會不斷沉淪。在企業盈利受惠零息環境而屢創新高下,若仍大力反對最低工資,真的情何以堪。不要忘記,量化寬鬆也是收入再分配措施,是剝削儲蓄者退休者的補貼政策。
......』
 

不用再拗的最低工資    - 金融雲端  丘亦生 16/01/2014   
Source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40116/18594430


友報財經地產版一篇標題為〈不用再拗的最低工資〉的文章指出:「經濟學界會慢慢出現久違的共識、少有的和氣,說的是最低工資」,這是第一錯;之後該文在解釋不存在的「罕有勝負已分的局面」時,先說「學界現時普遍支持溫和的最低工資,對提升低收入人士的薪酬有幫助,同時亦不用擔心就業及通脹受拖累,宏觀經濟甚至會因為低收入打工仔增加消費而有小量刺激」,是一錯再錯;該文其後再講「即使生產力不斷上升,但薪酬根本不反映,工資佔GDP的比例持續收縮,相反企業盈利的份額則持續上升」,更是再三犯錯。

這三個錯誤,源於一封超過70位經濟學家簽署的聯署信。

根據美國勞工統計部資料,美國2012年有1.69萬個經濟學家職位。雖然支持上調最低工資發起人規定,擁有經濟博士學位的人才有資格聯署,但美國每年便有約1000個經濟學博士生畢業;超過70位經濟學家佔的比例是多少呢?從所有芝大老師到每位克林信大學同事之中,我找不到一個有份聯署支持調高最低工資。

這當然不代表真理在我們手上,但說支持最低工資是經濟學界的「共識」,至少未問過合資格聯署的我吧?』



『實情是,80年代前經濟學界就最低工資對就業市場的不良影響,一向沒有多大爭拗;導火線是90年代初,普林斯頓大學2位學者一連發表了幾篇關於最低工資的學術文章,他們的結論否定了學界數十年的傳統智慧,爭拗從此沒完沒了。』

 ...


『美國今天的就業人口約有1.4億,其中賺取聯邦政府最低工資的工人有大概170萬,佔就業人口只有1.2%。即使如聯署信估計,把最低工資由每小時7.25美元上調至10.1美元,將有近1700萬工人受惠,佔就業人口亦不到12%,你想像這樣可對通脹和整體消費造成什麼重大影響?

通脹是貨幣現象,只有不懂經濟學的人,才會以為加價便是通脹。報章上看到擔心什麼什麼會「刺激通脹」之說,十之八九都是「你再曳警察叔叔拉你㗎啦」一類的東西。』



...
愈幫愈忙的工資比例收縮

美國工資比例收縮的一個重要原因,是製造業外判和入口增長,但賺取最低工資的,從來都不是這些有關行業的工廠工人,而是快餐店服務員一類的工種。就當這些工廠工人賺最低工資,調高工資將逆轉工業外判從而幫助工資比例回升嗎?』

...

『但想深一層,一些香港傳媒的生產力,主要是靠吸引讀者而非尋求真理來反映。所以,我覺得那個專欄其實搞得很成功。』


爭拗不斷的最低工資  -  徐家健  信報27/1/2014
Source:
http://www.hkej.com/template/dailynews/jsp/detail.jsp?dnews_id=3922&cat_id=7&title_id=658705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