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才便是得
有球友為我推薦了一些股票,非常感謝他們的熱情。不過,說實話我搞不懂什麼是復方硫酸亞鐵葉酸,也搞不懂什麼叫ORC系統、什麼叫CMD項目,這些股票的漲跌確實看不懂,也與我無關。做投資就是靠有限的知識和縝密的邏輯來獲利,看不懂的不做沒有什麼可恥,甚至我認為,認識到自己的“無才”比“有料”的勝算更大。
正視自己的“無才”才能做到“少即是多”,能夠聚焦在少數幾個自己熟知的、能夠理解的範圍內做投資,吃透少數幾只股票(如果可以雙向交易的話),那麼就可以實現牛熊通吃,足矣。資金大一點再多關注幾個,就這麼簡單。“你不可能吻遍所有的姑娘”,不能經人推薦或者圖形看著很好就去揩油。搞不懂、吃不透的企業你拿不住,跌了也不敢補倉,追漲殺跌,何苦來的呢?
雷公無才,只喜歡大眾化的股票,比如快消類,如:$五糧液(SZ000858)$ $雙彙發展(SZ000895)$ 等等;中藥類,如:$雲南白藥(SZ000538)$ $華潤三九(SZ000999)$ 等。以及一些容易理解的技術創新類,如:$科大訊飛(SZ002230)$ $歌爾聲學(SZ002241)$ 等等。我會盡量考慮那些流動性好的兩融品種作為主攻對像,這樣能夠攻守兼備。我很欣賞一些具有“隱形冠軍”氣質的小企業,但怎奈這類企業的產品和技術優勢非我能理解,只能敬而遠之。
雷公無才,盡量不去觸碰那些政策敏感性較強的品種,我沒有能力揣測政府的意圖,更無法評估政府在經濟活動中的利益所在。因此,雷公不碰銀行、地產。政策的脈衝性特征會讓我找不著北,除非朝中有人則另當別論。有球友說,最近央視播出低價藥提價有助於@%¥#!*,利好*#……,他大致的意思是說:風來了,豬該飛了!我嚇了一跳,政策也能算是風?雷公認為,風指的是一種進步的潮流,政策能夠起到助推作用,但政策本身不是風。具體來說,醫療行業的風應該是對傳統診療方式的變革,有助於緩解醫患矛盾或提升醫療效率,比如上游的便攜式診療設備,中游的醫療大數據,下游的互聯網醫療。這些變革是在技術進步的基礎上追求更高效率而產生的,是進步的產物,是時代的產物。行業方興未艾之時若能得到國家政策支持,則是大機會,可以說風來了。至於豬能不能飛,那是另一個話題。
作為一個非科班出身的職業投資者,雷公常感嘆於雪球諸大V們分析企業如數家珍,驚詫於交易高手各種博弈技巧、精准判斷,我非常非常欽佩這些真正“有料”的人。雷公無才,既沒有分析企業的獨到本領,亦無短線操盤的過人技巧。混跡於@雪球 獲知良多,感激不盡。所幸無才之人還能有一點邏輯分析的能力,能偏於一隅冷靜思考,能若無旁騖聚焦於點。因為搞不懂的東西太多,既不敢盲目追隨、亦不敢輕信妄言,過濾一番下來所剩無幾。恰恰這為數不多的幾只股票,傻傻地等待與堅持,為我帶來豐厚的收益。
我曾經與某位球友戲言:如果你沒賺到過一只翻倍的股票,那說明你還不是一個合格的投資者。雷公不才,這幾年在柳工、白藥、雙彙 、$特斯拉電動車(TSLA)$ 、$Facebook(FB)$ 、$百度(BIDU)$ 上均賺到過數倍收益,原因很簡單,這些股票都是大眾品種,很熱門、商業模式比較易懂、有很多人分析過。雷公只須將諸神的分析總結歸納形成邏輯,吃透搞懂,然後等一次市場先生犯錯的機會,加上一些圖形分析的基本功,這就得了。總之,搞不懂的就先放下(即使圖形很好看),等搞懂了再說,不急,市場上最不缺的就是機會。
有人說,能做到翻倍要靠運氣,是的,我不否認有運氣的成分。除了運氣之外,要賺到一只翻倍股,沒有一個清晰的邏輯是拿不住的,沒有一些攻守策略是拿不住的,沒有一點專注精神是拿不住的。最重要的是,要邊賺邊學,邊學邊賺,讓盈利成為一種習慣,讓盈利的模式可以被復制。
無才便是得,無才之人有得。得,是得到的得,是舍得的得。
by:@雷公資本
http://xueqiu.com/9987866486/29481714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