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June 22, 2014
[經濟學] 秒懂經濟學:課本通常不會告訴我們的五件事
不是完全同意,但非常值得思考
-----------------------------------
想了解經濟學,又覺得大部頭的典籍看得頭疼?熱心學者出手了。劍橋大學政治經濟學發展研究員、韓裔經濟學家張夏准(Ha-Joon Chang)最近出了一本介紹經濟學的袖珍“教科書”。
如下圖所示,這部名叫“小小藍皮書”(The Little Blue Book)的作品開門見山,挑明要告訴大家經濟學著作通常不會廣而告知的五件事,其核心可以分別歸納為五句話。
華爾街見聞在此概括張夏准的部分觀點如下。希望大家留意,這只是一家之言,誰也不能保證自己的看法能揭示經濟學的一切誤區和真理。
1、95%的經濟學內容都是常識。
不是非要拿到學位才能弄懂經濟學。
我們誤解了經濟學,而且很多專業的經濟學家也覺得,自己從事的是普通人感到太難的研究。
至少私底下,這些經濟學家可能會說,跟大家解釋也沒用,因為沒什麼人能懂。可要是什麼事物沒法解釋給別人聽,那應該是解釋的人出了問題。
2、經濟學不是科學。
除了專家想讓我們相信可以怎麼做以外,經濟學還有別的“做法”。
經濟學沒有唯一的標准答案,平常人也不一定要對專家的共識看法深信不疑。
常見的經濟學有不少於九種流派,沒有哪一種能自稱比其他流派高人一等,而且它們的觀點還不能絕對算真理。
3、經濟學是政治學。
政治家經常拿經濟學的觀點來證明自己想做的任何事。
經濟學是種政治觀,它永遠也不可能是科學。
我們只有了解這世上有各種各樣的經濟理論,才能告訴那些當權者,他們宣稱某種理論“無可替代”,其實恰恰說錯了。
4、永遠不要相信經濟學家。
經濟學家沒法預計金融危機,也沒帶來什麼改變。
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機讓大部分經濟學家都大吃一驚,不僅如此,他們也沒法給危機留下的後遺症開出什麼像樣的藥方。
這麼看來,經濟學患上了嚴重的自大症。
金融危機是個慘痛的教訓,它提醒我們,不要把經濟交給專業的經濟學家和其他技術官僚管理,人人都要積極參與管理。
5、必須讓經濟學為人類而變。
這項任務意義重大,不能只留給專家來做。
如果我們願意向專業的經濟學家發起挑戰,他們就不能壟斷經濟學的所有真理。
和我們生活中學會做其他事一樣,克服了起步階段的困難,日久天長,熟能生巧,就可以越來越輕松地勝任經濟領域活躍公民的角色。
沒有任何理由自鳴得意,只要提出革命的訴求,組織發起革命,今後就會得到讓人驚嘆的成績,這可不是輕而易舉的事,必須為之奮鬥。
文 / 若離 2014年06月21日
20:58 來源:華爾街見聞
http://wallstreetcn.com/node/95967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