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October 30, 2014

蘋論:別了,戴維德

01年以來,9.11對美國人來說是一個令人傷心的日子,今年的9.11卻由於一個人的去世令這日子更添神傷,這人的名字叫戴維德( Aaron Director)。自1946始至退休,戴氏都在美國芝加哥大學法學院任職,教的卻是經濟。今天經濟學中那重要的法律與經濟學就是由他所一手創立的。同時,為了推薦這新學派,他在1958年推出了現在行內無人不曉的學術刊物《法律與經濟學期刊》。自戴氏引入經濟學的角度研究法律問題後,法律學科本身由是起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經濟學文獻在法律學報上被廣泛引用。
 


作為芝加哥經濟學學派的奠基人之一,戴維德當然對自由市場推崇備至。其立場而且比人所共知的自由主義大師、同是芝大的佛利民( M. Friedman)來得更強硬,並認為佛氏的思想有「左傾」的傾向。據說在他得知妹妹要嫁給佛利民時,曾寫信告她不會因佛氏的「左傾」思想而反對婚事。其後佛氏往往以"my radical brother-in-law"稱呼戴維德。


海耶克( F. Hayek)的名著《到奴役之路》出版後一紙風行,少為人知的是,沒有戴維德的幫助該書能否在美國出版也成問題。海氏在該書美國版的前言曾憶述,先後有三家美國出版社拒絕出版該書。海氏後來透過友人將書稿交給戴維德,戴氏看後將它轉交芝大經濟學教授奈特( F. Knight),幾經波折該書最終在奈特一位友人的支持下順利出版。更重要的是,海氏之所以能在芝大的社會思想委員會( Committee on Social Thought)任教,亦間接由戴氏所促成。
人去了,但戴維德的經濟學思想將在每一代的經濟學家中流傳下去。別了,戴維德。 

何洋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040918/4316380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